久久特级av一级毛片|bl道具play|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av大香蕉伊人

新聞中心

康復之窗|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計劃(下)

作者:羅瑯 發布時間:2025-01-10瀏覽: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階段三、階段四的正文內容來啦!

  ACL解剖:前交叉韌帶上端起自股骨外側髁內面后部, 穿髁間窩,止于脛骨髁間隆起前方的骨面。部分纖維附著于外側半月板的前、后角,有時有少量纖維直接附著于內側半月板前方的骨面。


階段三: 術后7-12周

  康復目標:

  1、屈膝達到健側水平;

  2、增強下肢力量及本體感受訓練;

  3、正常步態行走。

  訓練方法:繼續加強階段二的訓練,提高肌力、本體感覺以及柔韌性。

  1、單腿踮腳練習,雙手借助物體支撐(如桌椅),患側下肢踮腳站立保持5秒后重復,注意始終保持膝關節伸直。每組20次,每天3組,每組之間可休息15秒。

  2、半蹲練習,站立于椅前,半蹲至臀部接觸椅子后(注意不要坐下或靠椅子休息),再緩慢站直,注意始終保持上半身直立狀態。雙手可握啞鈴(逐步增加重量)增加鍛煉強度。每組20次,每天3組,每組之間可休息15秒。

  3、自我訓練,如雙膝跪在床上,雙手扶墻,身體重心往后坐,在可耐受的最大角度保持5秒,回到起始位,每組20次,每天3組。

  4、單腿強化訓練(整體的小幅度跳躍,從雙腿過渡單腿)

  (1)側方踩臺階訓練,患側下肢向側方踩上臺階,臺階高度選擇10-15cm高為宜,緩慢伸直膝關節,保持上身直立,然后緩慢放低健側下肢,當健側腳觸碰地面時(注意不要完全踩地),重復5遍為1組,每次3組,每組之間可休息15秒。之后每次鍛煉,可多重復一次,增加強度,直至增加到10遍每組。在能輕松完成該強度訓練時,再開始單腿滑墻練習。

  (2)單腿滑墻練習,背靠墻面,患側腳放于墻面以遠15cm左右處,單腳站立。緩慢上身靠墻向下滑移,同時屈膝屈髖,至90°左右,保持5秒后,再緩慢到伸直狀態。強度同上。

  5、本體感覺訓練,平衡板上拋接球(或蹦床上訓練)。

  注意事項:

  1、練習時按要求分階段完成,訓練對平衡感有一定要求, 早期練習時可借助外界物體維持平衡(如桌椅),謹防跌倒。

  2、在術后6周時,如已恢復正常步態,則進行短距離活動時(如家中活動),可以不佩戴支具;但仍建議在進行長距離外出活動時佩戴支具保護至術后12周。


階段四: 術后13-24周                

  康復目標 :  

  1、全面恢復下肢肌肉力量;

  2、提高心肺功能鍛煉;

  3、參與輕強度體育鍛煉。

  訓練方法:可繼續進行階段二和三中的肌肉力量鍛煉方式。

  1、敏捷梯子訓練,包括“一格一步”、“一格兩步”、“側向單腿跳”。

  2、本體感覺訓練,深蹲跳、單腿跳,側方上下臺階,“之”字跑等。

  3、體適能,有氧運動訓練(功率自行車、跑步機),在專業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特定的強化康復訓練,如使用各種康復機械,增強肌力,恢復關節靈活性等。

  注意事項:

  1、注意緩慢規范完成動作,可以增加抗阻進行練習,如進行抬腿練習時,在腳踝處綁沙袋,注意強度應控制在可耐受范圍內,增加強度也應緩慢增加,避免引起膝關節過度疼痛不適,尤其膝關節前方疼痛。

  2、保護移植肌腱-避免摔跤和關節扭轉,重新學習運動專項技能,降低再損傷風險。

  3、注意避免使用伸膝阻力機械、爬階梯訓練機;避免練習弓步以及超過90°的半蹲練習;避免過高強度的訓練。

  ACL重建術后康復是一個階梯式的恢復,關節角度、肌力、運動心理恐懼等因素等非常關鍵,專業個性精準化的治療方案,會減低二次運動再損傷的風險,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如果您有需求,請咨詢專業的康復人士!

圖片來源 康復醫學科

文字來源 康復醫學科 羅瑯


上一條:外科學博士、泌尿系腫瘤研究博士后王富博教授到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學術專題講座與學術交流

下一條: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寒假志愿者招募開始啦!